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横琴报道
12月14日,第二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金融主题论坛在横琴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发展局、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自贸区信息港主办,蓝迪国际智库、珠海华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21世纪金融研究院承办。
此次论坛邀请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专家等各方代表嘉宾,围绕“全球新发展 湾区新机遇――新格局下的湾区建设与金融合作”主题,共话湾区金融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广东南方财经控股有限公司与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带一路建设(澳门)促进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启动“2024(首届)湾区科技独角兽企业竞争力案例研究”项目,通过案例评选研究以及相对应的系列活动,构建湾区科技创新及创投生态有机发展的科创新生态。
持续推进湾区建设与金融合作
近日召开的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全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引擎作用。在我国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下,粤港澳大湾区以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重点,打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澳门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简称“澳门金管局”)行政管理委员会委员刘杏娟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作为大湾区的四大核心城市之一,澳门特区政府一直致力提升本地金融基建系统功能,完善法律监管体系,重点拓展债券市场、财富管理等新金融业态,为金融产业增添增长动力。
刘杏娟介绍,为支持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澳门金管局积极配合内地有关部门推进大湾区跨境民生金融合作,除了移动支付工具在大湾区城市的互联互通,粤澳跨境车险“等效先认”政策于2022年底顺利落地;粤港澳深保险纠纷跨境调解合作机制也在今年6 月建立;粤港澳三地金管部门正密切跟进“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的设立工作。
“未来,澳门特区政府将借着深合区实施资金‘电子围网’账户体系的契机,部署贯通境内外的投融资渠道,以有效支持与大湾区实体经济活动相关的跨境资金流动,并推动澳琴新金融业态联动发展。同时,我们期待与大湾区各兄弟城市持续加强金融交流合作、优势互补,携手完善湾区现代金融体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挥国家‘双循环’战略的枢纽作用。”刘杏娟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剑表示,央行珠海市分行一直致力于以金融合作服务好新格局下的湾区建设,以深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改革创新、助力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具体而言,一是优化民生金融服务,实现港澳单牌车跨境停车无感支付,开展澳门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和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等;二是优化跨境金融管理,实现进口贸易支付人民币境外购汇,开展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等,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跨境资金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三是加强市场联动,通过开展跨境资产转让、跨境人民币账户融资、同业拆借等,促进金融要素便捷流动;四是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在走出去方面,通过鼓励企业赴澳发债、开展融资租赁资产转让、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等方式,支持澳门债券市场、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发展。
李剑表示,接下来,央行珠海市分行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找准“国家所需”与“粤澳所长”的结合点,摸清企业跨境投融资和居民跨境工作生活的需求点,把握粤澳金融制度衔接、规则对接的关键点,深入探索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新举措,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把握发展新机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珠海监管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轩表示,随着今年“横琴金融30条”正式发布,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织密了政策执行网,粤澳金融合作有了更具体场景和探索可能性。
周轩表示,“在引导金融机构聚集方面,我们开辟绿色通道,把符合条件的港澳资银行引进来,通过准入备案管理系统,我们将机构设立备案时长压缩到最短一个工作日。近两年来,横琴合作区新引进6家银行,其中有澳资银行两家,目前横琴合作区内有银行31家,保险公司15家,其中港资银行两家,澳资银行三家,为横琴建设现代金融业提供坚实的支撑。横琴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已突破2000亿元,金融要素聚集的规模效应持续释放。”
在湾区建设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始终坚持金融业与湾区产业融合发展“同频共振”,持续指导辖区银行业保险业紧密围绕琴澳交通、产业、民生、文创等合作领域,不断强化政策支持,着力构建琴澳民生融合新格局。
“横琴合作区正按照《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第一阶段目标加快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发展局副局长鲍伟春表示,目前,合作区在产业发展、民生融合、制度衔接等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现代金融产业方面,除“横琴金融30条”外,横琴合作区执委会亦先后出台五项金融政策,搭建起推动琴澳两地金融产业联动发展的政策体系。
在跨境金融方面,横琴金融发展局与澳门金融管理局建立了联合工作组,常态化推进琴澳金融融合工作,尤其是今年成功推动横琴首笔离岸人民币债券在澳门成功发行,以及落地首笔内地与澳门融资租赁公司之间的跨境租赁资产转让业务。民生金融方面,依托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实现跨境信贷场景下的个人资信证明,并在两地金融监管部门指导下,逐步实现移动支付的跨境使用、个人薪酬跨境收付便利化等相关服务。
鲍伟春表示,随着诸多政策落地实施,相信大湾区金融合作将会搭上新台阶,也为进一步推进大湾区金融创新,携手打造国际金融枢纽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党委书记、总编辑邓红辉表示,得益于资源禀赋优势和政策红利双重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坚持科技引领,顺应产业升级,强化金融支撑,持续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正加快成为培育、壮大以及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金融业界共论湾区合作发展新机遇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原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珠海华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振宇等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从大湾区ESG合作的角度出发,马蔚华认为,绿色低碳本质上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对于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球经济走出困境都具有深刻的内涵。粤港澳大湾区可通过跨境金融为抓手,推动大湾区ESG合作,把握大湾区发展新机遇。一是大力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业务合作;二是从立法层面着手推动大湾区数据共通,降低企业运营障碍、降低合规成本;三是以大湾区为核心,建立辐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ESG的发展新中心。
肖耿着眼于监管体系和市场制度。肖耿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充满“双循环”新机遇,但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存在着制度上的差异,建议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可以在深港“双总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监管部门可以建设“双循环”衔接带的制度创新,吸引世界一流的人才和企业家到大湾区,弘扬企业家精神,通过良好的制度和产业空间相互结合实现“1+1>2”,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
李湛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的国际金融枢纽。在金融基础性支持方面,建设国际创投风投中心,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融资支持力度;在金融科技建设方面,建立高效率的跨境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发展金融智能制造产业,以数字货币为契机输出金融科技服务;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利用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机遇大力开展碳金融创新,制定粤港澳通行绿色金融标准,搭建国际绿色金融合作平台。
黄剑辉表示,建议粤港澳湾区各级政府应建设成为“企业家友好型政府”,即借鉴国际经验形成以企业家为核心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推进制度性开放以及切实践行涉企决策民主化。
杨振宇认为,着眼未来,在目前的基础之上,琴澳金融深化融合可在跨境民生金融创新、跨境投融资渠道建设、完善合作区金融业态三大方面持续发力。
此外,论坛还开设了主题为“多元化金融生态赋能跨境金融创新”圆桌对话环节,邀请了粤澳两地金融业多个领域的嘉宾,为粤澳两地共同打造跨境金融多元化、多业态的金融生态圈建言献策。
圆桌对话环节由华金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宏观经济/金融首席分析师秦泰主持。对话嘉宾包括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澳门银行公会主席、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副行长叶兆佳,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原执行院长王仁曾,腾讯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志峰,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兰亚东,横琴华通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国华。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还发布了“2023年度湾区金融创新优秀案例”。26个入围案例分别从跨境创新、金融助力制造业、金融助力“百千万”、金融助力绿色发展等方面展示了湾区金融创新的最新趋势。
“2023年度湾区金融创新优秀案例”设有跨境创新类、社会责任类和区域类等三大类。在入围案例名单发布后,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将围绕上述入围创新案例开展调研和走访,持续深入剖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趋势,讲好湾区金融故事。
此外,论坛期间,广东南方财经控股有限公司与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带一路建设(澳门)促进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启动“2024(首届)湾区科技独角兽企业竞争力案例研究”项目,通过案例评选研究以及相对应的系列活动,针对区域内明星科技独角兽企业及种子科技独角兽企业进行筛选,跟踪与研究,为粤港澳大湾区优化合作机制,发挥协同效应提供有益参考,并联动政产学研金,促进湾区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及创投生态有机发展。
广东南方财经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孔令才表示,南财控股将充分发挥“媒体+智库+数据”专业优势,与带路建促会、粤澳基金管理公司聚焦大湾区科技独角兽企业、种子独角兽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走访调研、融媒体系列报道、案例评选等内容策划,落地系列投融资高峰论坛活动,加强智库及研究课题合作,共同营造金融赋能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