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阳市因耒水而得名,在耒水流域80多条大小河流沿岸以及数以万计的池塘、水库周边形成的5061个自然村落,被当地群众称作“湾村”。耒阳创新推出“湾村明白人”基层治理模式以来,利用“同饮一湾水、共用一口塘”的地缘优势和村民“认理更认人”的亲缘优势,引导“湾村明白人”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近几年,耒阳市从加强就业扶持、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入手,引导“湾村明白人”参与易地搬迁安置点基层治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人熟路熟情况熟的优势,送政策、强帮扶、促增收,做实做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总体目标。
强保障帮扶,谱写基础配套便民篇
“多亏了我们村的‘湾村明白人’送政策上门,帮助我们一家及时申请了低保。”家住导子镇紫江村的低保对象周大姐谈到“湾村明白人”罗龙青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5月周大姐的丈夫因病情加重瘫痪在床,子女还在读书,周大姐只能在家中照顾他们。罗龙青得知周大姐家庭情况后,发现周大姐家符合低保政策要求,立即帮助申请了低保,让周大姐一家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今年11月,经耒阳市委、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对全市2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整体提质增效项目建设,打造群众满意的“幸福暖居”。项目实施前期,耒阳市发动“湾村明白人”与发改局工作人员同搬迁群众代表多次会商、入户调研,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合理完善整体提质增效方案,重点对安置点房屋的墙面、楼梯间、雨污管网、道路、小景观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整体提质增效。
自2021年以来,耒阳市创新推出“湾村明白人”,制定《耒阳市“湾村明白人”工作方案》,构建市级统筹主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级负责主抓的“三级”管理体系。推行“湾村明白人+易地扶贫搬迁”基层治理模式,在全市25个安置点构建了由“湾村明白人”任网格管理员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湾村明白人”的优势,精准掌握搬迁群众就业、帮扶措施落实、后续扶持政策宣讲等情况,收集搬迁群众意见并建立意见台账,实现了搬迁群众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困难有人帮扶。
通过精准推选、培育,已选出5451名“湾村明白人”,其中党员2658名,调解能手3087名,致富能手882名,退休干部758名,女性成员215名。截至目前,全市4783名搬迁群众与“湾村明白人”实现结亲帮扶。
强产业帮扶,谱写务工就业增收篇
在耒阳市灶市街道联平易地搬迁安置点的乡村车间内,工人们手持铜线飞快做着电子零件――绕脚、焊锡、装配……经过一道道工序,一件件电子配件即呈现在眼前。
在车间流水线上,张小艳正忙碌着。仅一路之隔的“四点半课堂”内传出优美的歌声,老人们载歌载舞歌唱新生活,孩童们在里面画画、写书法,人人怡然自乐。张小艳5岁的女儿就在课堂上。
2019年张小艳搬到了联平易地搬迁安置点,一家人住进了120平方米的楼房。“车间就在家门口,上班只需走几步路,小孩就在旁边免费练习画画,我们工资也有四五千。”说起搬迁后的生活,张小艳笑开了花,“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现在的生活舒坦得很,每天早上八点钟上班,下午五点钟下班,工作家庭两不误。”
为进一步扩大产业增收,经“湾村明白人”与发改、乡镇街道商议研究后,整合易地搬迁产业配套资金、扶持资金1600余万元,扶持耒阳欢乐世界、“富必帮”酱油厂、黄市有机蔬菜和健康水产养殖区等11个项目,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600余人次,实现产业增收3100元/月/人以上,同时支持鼓励“湾村明白人”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吸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耒阳市政府出台了《耒阳市2023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计划》,采取“线下+线上”招聘模式,发挥“湾村明白人”中创业致富能手的带动作用,强化 “龙头企业+乡村车间+搬迁群众”联动,依托已建成的80多家乡村车间带动低收入群体创业就业,吸纳1.58万余人就近就业,并通过就业帮扶、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组织输出就业、就近吸纳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就业等措施,促成有劳动力家庭就业率100%,实现了每个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确保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人人有业就、户户有增收”。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禹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