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4,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高增长向高质量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全球产业链转移和逆全球化的趋势错综复杂、交织其中。
如何在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守正出奇”?在高波动的起伏中“逐浪而上”?12月8日,“守正出奇,逐浪而上―思睿集团2024年度投资策略会”在宁波举办,大咖云集,群贤毕至,各位嘉宾见解独到,不乏思想交锋和观点碰撞,给到场的所有人带来了一场满满的思想盛宴。
倪文�|:守正亦要出奇,为思睿客户创造最佳投资体验
活动开场,思睿集团创始合伙人、首席执行官倪文�|代表主办方致辞,倪文�|表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经历了很多。在此过程中,资管机构如何用全局性的视野把握全球形势,为客户提供更稳健的资产管理服务,并贡献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对我们的专业性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倪文�|回顾了思睿集团过去一年的成长――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多家家族办公室,为更多家族客户提供更加深入的服务;在北京上海的城市更新项目陆续开业,为大家带来了稳健的投资回报;推出了OCIO策略,满足客户对定制化投资偏好的需求;在拿到香港9号牌(资产管理)牌照的基础上又获批香港4号牌(投资顾问),不断拓展思睿服务的边界;获批海南QDLP资格,满足客户通过人民币配置全球的需求;拿到了包括I&M、亚洲私人银行家、证券时报、第一财经在内的多项大奖。
倪文�|总结说:“这些都离不开思睿客户的大力支持和信任,也希望今天我们举办的这场策略会,能够让大家进一步感受到思睿集团的专业和服务,让大家看清未来的方向,和思睿一起守正出奇,逐浪而上。”
钱学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是思睿的坚强后盾
活动当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学术秘书长钱学宁也来到会议现场,为大会做特别致辞。
钱学宁代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对思睿年度策略会的召开表示了祝贺,在钱学宁看来,首席经济学家应该具备这么几个特质:第一,需要具备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第二,对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把握。第三,谙熟资本市场的变化、产品和逻辑。第四,具备非常好的表达能力和市场沟通能力。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应该在满足以上几种条件之下,为社会和政策制定提供不同的声音。
钱学宁说:“过去几年全球市场经历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疫情也好、逆全球化也好,原有的经贸关系和经济结构正在进行重新的结构和整合。这个过程中,我们经济学中很多的原有模型和分析也在经历一些重要的挑战,很多问题我们内部讨论也非常激烈。”钱学宁指出,讨论是极具意义的。“我想思睿投资策略会的价值也在于此。希望今天能够在策略会上听到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也希望今天所有到场的人可以获得新的思考,不虚此行。”钱学宁也表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会一直作为思睿集团的坚强后盾。
殷剑峰:市场震荡背后是经济深度转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教授、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就当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和去向,做了精彩分享。
殷剑峰指出:“过去很多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我们属于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模式。我们投资占GDP的比重是44%,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了18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高出了20多个百分点。高投资的模式使我们用4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美国200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但是伴随着我们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我们看到投资回报率是边际下降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殷剑峰指出了两个原因。第一是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第二是投资产业结构问题。“如果把我们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数据拉出来看,第三产业的投资回报率是最低的。进一步来看,这里面房地产、基建的表现最差。与此同时我们把外商在第三产业的投资拿出来看,科学技术研发、信息技术表现都很好。下一步怎么改善,已经看到一些政策的转向。目前我们已经看到经济发展的中心要从房地产转向科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
邵宇:科技与地产,仍然是投资的两大方向
在主题演讲中,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原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分享了他对2024年投资策略的看法。
关于2024年的整体关注方向,邵宇博士引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观点,“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另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如果再加一个,还在于这两者的完美结合,就是全球化。”
具体来看,邵宇博士认为:“美国高科技的核心资产纳斯达克100看起来暂时还可以。我们中国未来国运也一定会往科技的方向走,比如国内也有类似的指数,一个创业板50,一个科创板50。”
邵宇认为:“中国城市化的动能目前看起来是比较明显的下降。但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变了,不代表地产发展的趋势结束了。即便我们的房地产新房销售数据腰斩,它也仍然是中国最大的单一产业。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没有走到尽头,未来10年还会有大量的人口进入到城市中来。”
最后,邵宇博士表达了对房地产行业新变化的期待。他指出,“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不要透支年轻人,我们需要用一种合理的模式,让来到城市的年轻人得到体面的住房和工作,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让他们能够在新城市中健康成长和扎根。”
洪��:我们现在正处于周期性底部
在主题分享环节,思睿集团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洪��分享了对2024年投资趋势变化的最新看法。
洪��回顾了过去20年货币供应量与贸易盈余、存款余额以及中证全A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中证全A都是跟货币的供应往上走的,只要我们肯印钱,大家的风险偏好就会上升,然后把这个钱投进股票市场。但是今年出现了一个以前没有过的现象,我们一边提高了货币供应量,但是股票同时在跌,这些钱去哪儿了?全部淤积在了存款。所以,货币供应与中证全A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分歧。”
同时,洪��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周期和中证全A的周期,基本上是每3.5年波动一次,两个3.5年形成一个7年的周期。2008年是人民币第一个低点,当时是全球次贷危机。上一个人民币低点是2016年,当时5000点泡沫破灭,这一切都是有数可循。而现在,我们正好处在一个周期性的底部。
因此,洪��认为明年的市况很可能延续今年交易的区间,“我们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当时市场很低迷,我们预测上证波动的区间略低于3000点,到3500点。今年实际走出来就是这样,最高是3418点。港股16000点到23000点,最高去到22700点,现在在16000点。
但是我也知道,明年如果我们的交易设计是客观的,是现实的,那么明年交易的区间基本上会延续今年的交易区间,大概也是略低于3000点到3500点的区间。港股也是在16000点到23000点左右。因此,现在我们所处的A股2900多点和恒指的16000点,应该就是我们这一轮行情的一个底部的阶段。”
圆桌论坛:2024年资产配置怎么看?
在活动最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中,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学术秘书长钱学宁主持了本场活动最重要的话题讨论――如何看待2024年全球宏观经济及大类资产配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邵宇、思睿集团合伙人兼首席经济学家洪灏、思睿集团创始合伙人兼全球首席投资官马晖洪、思睿集团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李富军各自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邵宇看来,10月底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金融强国”的概念,金融的目的是要让实体经济更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这些是我们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金融行业的大量资金会流向这四个方向:
1、动力源:从计算机、互联网到新能源、基因编辑
2、先行者: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电网、智慧医疗、智能服务业
3、新基础设施:钢铁、能源到5G、IOT、芯片、算力、储能、高效电池、传感器
4、被赋能者:科技向传统的能源行业、服务业、消费品行业和装备行业渗透
未来中国能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发起这样一场从人才、教育到科技、产业、金融的一次巨变,这才是金融强国的真正含义。
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未来十五年,如果我们不能投身于这场巨变,或者在这个领域中没有诞生伟大的公司,很多事情可能就会趋于平淡。
洪��认为,投资者不用仅仅关注二级市场,比如华为很好,但是它不上市。所以在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机会,可能都不是通过股票的形式参与。“比如一些好的公司,他们融资的时候发债就可以了,国家也会给到大力的支持。我觉得我们投资者要把视野打开,不要纠结在二级市场上,有很多资产配置的产品,很多更专业的选择,可以满足我们资产配置的需求。”
具体到投资的策略和参与方式,马晖洪和李富军分别从海外和国内的角度给出了更加详细的见解。
马晖洪认为:“首先,波动是投资者的朋友。从全球视野来看,很多海外养老金现在30%以上都是投资在对冲基金上,因为波动带来的机会是巨大的。其次,我们需要利用好另类投资。现在美国数字经济很火,很多人会非常关注美股股票,但其实这些他们都需要租赁数据中心(data center)来开展业务,我们去投资这样一些数据中心(data center)的物业租赁,难道不是一个确定性很高的策略吗?所以我也很赞同��总说的,思路打开,不要只盯着二级市场,我们投资不是只做股票。”
李富军表达了赞同,同时指出从国内来看,明年最重要的两个机会在于波动性交易和困境反转资产。“William(马晖洪)是出奇,我主要是守正,我会更关注市场中确定性比较高的东西。市场波动性加大是一个非常确定的趋势,因此我们会围绕波动性做一些偏交易型投资,其次,困境反转也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方向,比如今年下半年教育行业的反转,很多教育上市公司都有一倍以上的增长,我们会更多关注这一类的资产。”(CIS)
校对: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