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年底回首全年,2023年的中国证券业真可谓一路风高浪急,但高质量发展路上的颠簸中,有风有雨也有晴。
“以投资者为中心”无疑是证券行业2023年的最大主题,其具体表现有:降费让利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提供长期陪伴等待跨越市场周期、保荐企业上市注重从“可批性”向“可投性”的转变……只有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人民性,不忘普惠为民的初心,证券公司才能行稳致远。
这也倒逼证券业回归本源,重新审视机构的经营管理、服务方式,摒弃过去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过度营销、杀鸡取卵等负面行为,探索商业模式转型新路径,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券商中国此文就是想用十大事件方式,勾勒出中国证券业全年的画像。
公募费率改革冲击证券业
2023年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备受瞩目。监管层两轮直击堵点痛点难点的改革措施,激荡证券行业,一方面践行“金融为民”,另一方面助推证券业回归本源。
今年7月证监会公布《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其中主动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产品的管理费、托管费费率统一调降至1.2%、0.2%。目前第一阶段的降费已基本完成。12月证监会启动第二阶段费率改革工作,就《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措施有调降公募基金的证券交易佣金费率,完善证券交易佣金分配制度等。
交易佣金是基金公司置换券商各类资源的唯一资金池,上述改革可能会深刻影响证券公司的“基金券商合作销售模式”及“卖方研究销售模式”。
短期内,券商收入或受到“三连冲击”:一是基金子公司收入下降,合并到券商股东的净利润减少;二是权益类产品管理费率下调,券商收取的基金保有规模管理费分成缩水;三是交易佣金费率下降,单一基金贡献比例下调,分仓佣金的规模将缩减三分之一。
长远看,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一步。证券公司多年来“基金销售换交易佣金”的商业模式或被颠覆,财富管理将真正回归以客户为中心的本源,买方投顾模式有望茁壮发展。
同时,卖方研究业务格局亦将发生深远变化,短期内行业洗牌加剧,中小卖方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长期看,研究所将更加重视研究能力,降本增效,强化对内服务,探索更多研究服务的兑现方式。
全面注册制时代强调“可投性”
2023年2月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实施,标志着A股发行迈入新阶段,其制度设计的包容性为投行提供更多业务机会。
不过,全面注册制“不是谁想发就发,想发多少发多少”,也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这要求券商投行应深刻理解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内涵,沿着行业逻辑“以投资的眼光选项目”。
今年7月沪深交易所出台《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具有里程碑意义,“只保不荐”的时代成过去。该文件旨在加快保荐机构从注重“可批性”的观念,向注重“可投性”转变。比如交易所将考察企业上市后五年的基本面变化和市场表现,“上市后业绩变脸”情况被纳入对投行的考核。这倒逼券商一方面站在投资者角度判断企业价值,另一方面“冲规模”的展业思路要面临调整。
除观念转换外,投行应全面提升执业能力,把握全面注册制的战略机遇,提高行业研究、价值发现、质量控制、客户服务、直接投资等核心竞争力,推动通道业务转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
降本增效强考核
随着市场环境及监管环境的变化,“降本增效”成为证券业今年的“主旋律”。
出差标准降档、客户招待费用标准降档已经不是新鲜事……有券商研究所还被爆出倒查三年打车费,主要原因是有员工存在因私打车情况,而此前公司未严格检查报销事由。又如有券商内部缩减金融数据服务商账号数量,或者选择价格更低的数据服务商账号。
与此同时,证券公司不同业务条线加强绩效考核、严查考勤,开启末位淘汰。有研究所要求各团队按照派点占比水平定岗,若人数占比水平在一年后仍高于派点占比水平,则淘汰人员直至派点占比水平。
在“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的背景下,备受市场关注的“券业降薪潮”已经出现。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此前统计2022年上市券商情况,发现“超高薪”高管成过去式,“年薪千万”已经绝迹;同时员工人均薪酬均值为48.30万元,同比减少近20%。有6家券商员工人均薪酬降幅超过30%。今年,券商中国记者获悉,部分大型券商的员工每月固定薪酬面临普降。
“827新政”股权融资变奏
股权融资市场在今年年中的“转向”,无疑对券商收入带来“冲击”。
8月27日证监会宣布根据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同时还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作出部分条件限制,上述安排被市场人士称为“827新政”。
自监管部门提出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后,A股股权融资规模节奏明显放缓。Wind数据显示,今年9月至11月,A股股权融资规模分别为551亿元、404亿元、483亿元,仅相当于8月1545亿元的三分之一;融资企业数量出现腰斩。
短期内,券商收入受到较大影响。43家上市券商三季报业绩已显“端倪”。同花顺iFind显示,逾七成券商前三季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出现下滑,部分大型券商跌势超过30%;中小券商冲击更大,个别减少逾70%。
不过中长期来看,我国权益融资市场仍有较高增长空间,符合国家战略领域证券化率有望在未来5年显著提升。各家券商仍然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内部投研协同及人力优势,拉伸产业服务链条,充分挖掘重点行业各细分板块及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潜在客户。
基金投顾试点探路常规化
如何真正站在客户立场帮助投资者个性化资产配置,成为各方探索的话题。构建“买方投顾模式”对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行业对该模式的探索从“基金投顾”开始,三年多试点以来,基金投顾业务迅速成长。截至2023年3月底,共有60家机构纳入试点,服务客户总数524万户,资产规模1464亿元。
6月9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计划推动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转常规,这无疑给更多致力于买方投顾转型的机构提供业务抓手和成熟商业模式。
目前,国内买方基金投顾业务还是出生不久的少年,虽前途光明景耀,但难免坎坷颠踬。在展业的过程中,买方基金投顾遭遇业绩低迷、市场认可度低、内部资源不足等挑战。在此过程中,各家展业机构迎难而上,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开展跨界合作、拓展信托等机构客户、增加日常客户服务深度、提供更多策略选择等。
方向正确,就无虑道阻且长,希望买方基金投顾未来能够守住为客户赚钱这一初心,为普惠金融添一把力。
走资本节约型道路
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模式下,证券公司近年来持续“补血”增强资本实力。不过,“补血”风向在今年出现明显变化:上市融资路停滞、再融资方案持续调整……
今年1月,证监会倡导证券公司聚焦主责主业,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为响应监管号召,两家头部券商先后主动终止百亿级配股计划,多家券商修订定增计划,或调减融资规模,或调整资金投向。IPO方面,除信达证券在今年初成功上市外,6家拟上市券商审核进展缓慢。
由于股权融资推进难,今年证券公司主要通过发债方式进行融资。2023年成为券商发债大年,发债规模创下新高,突破万亿。
除限制大额再融资,提升现有资金的利用效率也是监管鼓励的方向。2023年11月,证监会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支持合规稳健的优质证券公司适度拓展资本空间,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做优做强。
对于券商而言,如今一方面视业务发展需要谨慎“补血”,一方面充分提升存量资本金的利用效率,走资本节约型之路的步伐将更加坚定。
印花税与交易经手费下调
A股年内受到内外部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表现不佳,监管层8月出台一揽子政策缓解市场压力,备受市场关注,无论对券商板块股价表现还是对券商展业都带来影响。
据悉,在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交易所8月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其中沪深交易所股票交易经手费下调30%,北交所股票交易经手费下调50%。证券公司纷纷响应,切实将此次证券交易经手费下降的政策效果传导至广大投资者。
同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反映出国家提振资本市场的决心。上述政策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股市交易,提升市场活力。多名券商分析师认为有助于提振券商股的市场表现。
显而易见,活跃资本市场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成为经济建设中的关键一步,资本市场在推动经济增长、居民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被进一步挖掘和认可,投资者对于活跃资本市场的建设可以持有更多耐心,抱有更多期待。路虽远,行则将至,积极的因素已经在累积,更明亮的转机也许并不遥远。
券业反腐力度空前
今年以来,证券业反腐重拳出击,多名证监系统干部或证券公司高管接连被带走调查,震惊市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相关反腐对象有的具有多年监管工作经验,后续“下海”或到政府、会管单位任职多年后被查;有的则长期在证券公司任职,最终卷入腐败案。
今年1月民生证券前董事长冯鹤年被开除党籍,其曾在证监会工作18年;后续包括中信建投原总经理李格平、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朱从玖、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安青松、上交所原副总经理刘逖等接连被调查,他们都同样有着监管层履职的经历。企业方面,比如银河证券原董事长陈共炎在退休后被查,同样令行业震动。
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多次通报可看出,上述人士有的“靠发审吃发审”、“靠金融吃金融”,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
业内人士认为,在金融反腐的长路上,证券业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持续的努力。一系列关键人物的查处表明监管机构对权力寻租和金融腐败零容忍的立场,这些反腐举措努力维护金融市场的公正公平,巩固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健性。
券业并购进程加速
近年来,证券行业马太效应凸显,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券商与中小券商盈利能力差异较大,行业洗牌大幕再度拉开。在行业盈利分化背景下,随着监管政策今年再次释放正向表态,券业并购进程有望加快步伐。
今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及“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随后证监会表示支持头部券商通过业务创新、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引导中小机构结合股东背景、区域优势等资源禀赋和专业能力做精做细。
据悉,今年3月,在与浙商证券、东吴证券激烈博弈三小时后,无锡国联集团通过司法拍卖竞得泛海控股持有民生证券30.3%股权。12月证监会核准民生证券变更主要股东,该事项从提交申请材料至核准批复,历时仅8个月。
华创证券收购太平洋证券股权事项在今年12月也迎来最新审核进展,获得证监会反馈意见。同月,浙商证券宣布将下一个并购目标选定国都证券,认为双方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联结长三角、京津冀区域各项资源。
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背景下,监管支持的券商并购浪潮有望再起。受券业并购概念影响,今年年底券商股受到投资者青睐。卖方分析师认为,并购重组逻辑将持续演绎,可关注并购主题投资机会。
把握北交所改革新机遇
2023年9月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计划显著提升未来北交所市场规模、效率、质量、功能、活跃度、稳定性等。
此次改革不仅为北交所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大空间,也为证券公司展业开辟新战场、提供新发展动能。今年9月至今,多家证券公司抓紧制定内部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准备工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向市场传递北交所市场最新制度、投资机遇与投资逻辑。
在投行层面,券商积极储备北交所的上市项目,部分头部券商下场争抢业务。在开户方面,随着投资者适当性条件的调整以及北交所二级市场赚钱效应显现,证券公司通过调整考核机制、薪酬激励、内部分支机构排名、金融科技等多种举措大力推广开户。
在做市方面,不少券商申请北交所做市资格,北交所做市商有望进一步扩容。此外,还有券商从投资端发力,设立北交所股权投资基金等。
立足新阶段新起点,证券公司参与高质量建设北交所大有可为。券商一方面苦炼内功,紧抓机遇;另一方面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校对:王蔚